温湿度记录仪发展与应用:食品储运
由于食品储运过程时间并不是一个短期问题,但食品保存中的相对平衡湿度又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对平衡湿度直接影响菌落的生长。例如:在平衡相对湿度为95%RH至91%RH范围内,易于滋生的菌落为沙门氏菌、波林特菌、乳酸菌、霉菌和酵母菌。而食物保存周期也与温度、平衡相对湿度有关,平衡相对湿度值为81%RH的蛋糕,其保质期为27℃时14天、21℃时24天,如果平衡相对湿度提高到85%RH,这些指标将降低为27℃ 时8天、21℃ 时12天。吸湿物质的平衡相对湿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平衡相对湿度定义为物质与空气中水不进行交换情况下,由周围空气获取的湿度值。这个定义很清楚,为了成功地储存和保持这些产品,环境气候的控制及包装必须仔细指明。同时,很多食品的保存在过于干燥情况下,其口感都会有些变坏。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实时记录温湿度变化,保证食品安全进入消费者口中。 当长途运输或者海运冷冻冷藏食品时,如何在接收时证明货物一直处于规定的温湿度条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解决争议的做法就是在发货的时候放入货舱中一个记录仪,并启动它,温湿度记录仪有一个精密的内部时钟,忠实地记录时间间隔的温湿度数据,在取出时可以容易地利用电脑察看图形文件及报警值,判断是否超过容许值,什么时候及持续时间都能轻松获得,承运方是否有责任也会立即知晓。
温度记录仪特点:
1、设计新颖,完全可以满足各种记录需求
2、操作简单。
3、能以图表、曲线、报表等的形式输出来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统计,并能将数据通过电子邮件传输。
4、可多次重复使用。
生产温湿度记录仪适用场合:
行业:药品车间、仓库、,冷库等环境温度的观测记录。
食品行业:食品车间、仓库等环境温度的观测记录。
电子行业:电子车间、洁净环境、机房等环境温度的观测记录。
农业研究: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温度记录。
其他对环境温度有观测记录要求的场合。
根据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价标准规定:机房环境温度范围通常为5℃~30℃,相对湿度范围要求通常为20%~85%。机房环境温、湿度超过范围应相应地采取降温或加温、除湿或加湿等必要措施,以保证机房中的电力设备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正常。
通信、电力设备机房必须安装智能温湿度记录设备。智能温湿度记录仪是专门设计用于超低功耗,超长时间温度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仪系列产品。可以按照组态时间间隔定时记录温度参数,并可将记录的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制图表;可根据电力系统所规定的温、湿度进行报警提示。产品具有网络远程管理功能,采用低功耗技术设计,无需外部电源,体积小巧,整机功耗小,精度高,并具有报警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变电站机房、实验室中。